第一机械厂。
林红樱来到办公室,看到的就是一群人忙得脚不沾地,各自忙得热火朝天,整理资料的、打电话的、布置会场的、预定招待所的、迎接专家的……
周庆山正观摩着第一机械厂制造底盘样品,见到林红樱来了,兴冲冲地跑来逮住她。
“我听安小子说,你最近习惯早退?”
他指着林红樱说:“你今天可不能早退,我听说你搞了一个‘模块化生产’,它具体是怎么回事,你得给大伙好好介绍!”
林红樱从善如流地应下。
她稍微组织语言,含笑地说:“我曾经在安钢工作过一段时间,期间我跟几位毛熊专家交流过。他们抱怨我们国家的机械零件良莠不齐,没有统一标准,维修难度极大。
只要有机器坏了,想要维修只能从毛熊那边调配新零件,特殊型号的零件有的没有生产、有的不符合标准。虽然咱们58年制定过一批零件标准,但大部零件至今没有标准。”
“我们这次设计的这款神农拖拉机诞生了很多新型零件,如果要大规模批量生产,制定新零件标准是亟待解决的事,这是其一。”
“其二,得益于试制小组将生产任务分配给伟建机器厂与第一机械厂的想法,只需要统一外设与发动机的接口,后期便可以组装生产。这让我萌生了模块化生产的念头。
试想如果咱们将各个部分拆分成单元模块,统一接口,生产环节彼此独立,各不干涉,依靠标准化零件、统一的借口,生产效率会不会极大提高?”
听得周围的工程师忍不住赞叹,“江老的弟子果然敢想,也敢做!”
但也有提出疑问的技术员,“林师妹,集中力量才好办大事,把一辆拖拉机拆分成很多模块,出错的几率只会更大,最后还能顺利组装吗?”
林红樱直视那个人,“这个问题问得好,这是我们开会即将要讨论的问题。”
“我认为出错的几率取决于制定的标准、与执行标准的人,与是否拆分成模块的关系不大!每家军工厂特性不一样,有的工厂擅长做发动机、有的擅长做底盘、有的擅长做轴承。
假如将底盘任务划分成一个模块,交给第一机械厂,你们出错的概率是提高还是降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