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8章 诸葛亮天下之奇才

霸王! 杨氏良家子 2291 字 9个月前

只是他的长槊没有对准木桩或者木靶,而是对准了墙上的那扇窗户。

窗户上没有窗扇,而是几十根粗壮的白蜡木固定在了墙内,所有的蜡木尖端指向中间。

而诸葛亮便单臂持槊一声大喝,槊杆从上而下,将所有的白蜡木拨开一圈又一圈!白蜡木以坚韧而闻名,能荡开一根就已经非常不易,但诸葛亮仅单臂就荡开了数十根,而且一圈一圈循环往复,槊杆跟白蜡木撞击之声,犹如战场上金戈铁马相撞!

在场的都是久经沙场的骁将,第一时间就看出了诸葛亮所演示的内容。

这就是重甲骑兵的头骑勇长槊拨开步兵拒马阵矛尖的!

只要精锐突骑能把步兵方阵的矛尖荡开,数名骑兵将近一吨重量的重甲骑兵只靠冲撞和践踏也能把步兵方阵直接踏破!

诸葛亮下身稳健,单臂荡开数十根蜡木数圈之后,长槊一收,对孙策说道:“将军,这是北方将门之家,专用的子弟训练之法,训练骑兵破阵之术。而我军中将士,皆操练此法,精锐突骑,人皆可荡开长矛数十重。如今所缺,只冲锋陷阵之机而已。”

“我有必胜之心,必率精锐突骑,踏破敌军上万之众!”

孙策大笑着抚掌,精彩啊!

谁说诸葛亮无武庙十哲之能?

就他这个善于总结,善于练兵的能力,就是天下顶级名将的底子啊。

哪怕在具装龙雀突骑之中,能够冲锋陷阵,荡开敌军矛阵的,也是精锐头骑才行。

可在诸葛亮的训练下,苑城这八百突骑,精锐皆堪比具装龙雀突骑的精锐头骑!

这不仅让孙策大开眼界,见识了将门子弟、边疆豪杰数百年的勇武传承,更是对骑兵战力的信心更增一层!

精锐骑兵严格训练的能力,根本是没有接触过这方面军事训练的,乌合之众所没有办法想象的。

双方战力之差距,堪称云泥之别!

难怪古人说不教而战,谓之杀。

就说江东这些严格训练的精锐武夫,每天都严格训练杀人之法,破阵之术。

其战力又怎能是普通乱民叛逆能够抵抗的?

也难怪王朝历代的精锐骑兵,突击叛逆,哪怕只一千骑兵也能摧枯拉朽的击破数万叛军乌合之众。

只是看着诸葛亮单臂运两丈长槊,荡开一片枪阵矛尖,孙策还是不禁一笑,诸葛丞相怕是要跟儒士自此不相搭边了。

不过可能诸葛丞相本来就不是一个纯粹的文臣,要知道与卧龙齐名的凤雏庞统,也不是一个文臣啊。

庞统也是统兵的,亲自率军进攻雒城,结果为流矢所中。

江东不缺理政移风、经世济民的政务能臣,像张昭、陈群、顾雍、步骘、张纮、诸葛瑾等都是宰相之才。

诸葛亮在江东就适宜展其武侯之才,彻底以武侯之名而流传后世。

与周瑜、吕蒙、陆逊等人一样,做出将入相的中流砥柱。

只是诸葛亮这个主将,可能格外的壮勇,毕竟他这身高八尺余的魁梧身躯和一直习文尚武的锻炼。

使他将来之壮勇将不弱于冠军侯。

所以孙策在抚掌之后,又训斥道:“孤以卿为我孙氏百年之砥柱,卿当思率三军扬威万里,如何能轻脱陷阵,自敌小寇,亲自陷阵,逞匹夫之勇?愿麾下重天授之姿,副四海之望,无失孤之厚望。”

诸葛亮当然听得出这是孙策对他的关切和厚望,当即笑着拱手,说道:“亮必铭记于心,行军作战唯当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