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3章 袁曹交战

霸王! 杨氏良家子 2270 字 9个月前

袁谭被臧霸打的大败,仅能死守平原。

又为对袁绍提出奉迎天子,反对诸子分立,提出三年疲曹的战略。

诸葛瑾不得不接连请求去面见袁绍,只是皆不得通。

江南承平,物阜人丰,无疑从各个角度上来看,都比河北更让人眷恋。

刚开始,此事并不顺利。

诸葛瑾立即焦急的问道:“以公之威望大才,亦不能止之?如今分兵进军,规模少则不足以胜敌。军容胜,则不足以逸人民。更兼江东尚未做好出兵准备,若袁军遭逢败绩,曹操复有何人能制之?”

乐安、齐国、北海三国虽然被破,但臧霸也没办法占据这一带,只要增兵青州就有极大的概率夺回这些郡国,最不济也是当初跟田楷、孔融相争于青州的局面。

虽然袁军这一次只出动了两万余人,相较于兵多将广的河北,这也只能算是一次偏师进击。

此时还是张昭先开口,他这位长史虽然也位高权重,甚至堪称江东的无冕宰相,但与沮授这种威震内外的监军还是有一个极为关键的不同的。

他们袁营联络江东只是为了远交近攻,对付曹操。

孙策坐断东南之际,被朝廷所封赏的号位也不过是一个讨逆将军、吴侯。

诸葛瑾行走在街头,看着一队身着戎装的士卒从街上横冲直撞的走过,大白日的城中坊门紧闭,街上行人匆匆,只感觉这邺城格外的萧索。

袁绍由于采纳了沮授的庙胜之计,在河北休养生息,务农逸人,所以欣然同意了孙策的倡议,并厚赐诸葛瑾珍贵皮革、狐裘百余件。

而且比之邺城的行人稀少,坊门紧闭,建康城不设坊市,商铺大兴,无疑更加繁华热闹。

只是汉室习惯于用这些将军位号封赏而已,杂号将军只是封赏的少,并不比重号将军实权略低。

深秋八月,本该是丹桂飘香,满城金黄的锦绣时节,诸葛瑾却心中冰冷,一身萧瑟。

至于平原一战是打了十二个月还是十六个月,后世普通人又有谁会记得?

但被诸葛瑾寄予厚望的沮授默然许久,才说道:“袁公以臣与主同者亡也,已削我军权,分众与郭图、淳于琼二人,我已失往日权柄,不复能影响袁公大计。”

他此前奉孙策之命,抵达河北,与袁绍约期明年夏,共击曹操。

沮授感慨道:“以曹兖州之明略,又屯田修养多年为资,我虽克公孙伯珪,众实疲敝。而主骄将忲,军之破败,自此始矣。悠悠黄河,吾何济乎?子瑜,这天下归属,就看汝主应对了。”

诸葛瑾也是一个年轻人,如今还不满三十岁,他也有着年轻人的意气和冲动,如果按他个人意气,早就一怒之下返回江南了。

大战的氛围,很快便被江东的使节诸葛瑾感知到。

他率先说道:“袁绍好谋无断,朝令夕改,遂致有军败之危。我当绝不能继其之后。江东已决定休养生息,各地皆未征召百姓,若此时冒然改弦易辙,必使民心不安,江南动荡。”

这些都是河北乌桓、鲜卑甚至高句丽等部族进献给他袁绍的物品,以此展示他袁绍鹰扬河朔,兼抚戎狄,驱乌桓之铁骑,并燕赵之豪杰。

如今袁营要兴师动众,诸葛瑾必然要来拜见沮授,期望他能劝谏袁绍。

只是在迎诸葛瑾进门之后,沮授便深深叹息一声,说道:“子瑜可以及时将消息转达贵主了,袁将军决定兴师两万,以颜良为大将进兵青州,与曹操征战于河南。”

他可不仅仅是一个袁绍虚设的监军,更是实权在握的奋武将军!

<div class="contentadv"> 在汉室,将军就是最高号位了。封侯拜将,意味着任何人担任将军都可以都统一方职权。

当今行军打仗,动辄以月计。一两月的的差别,着实影响不大。

毕竟没有办法实时协同,除了某些极特别的战事,需要轻兵兼道,这种人数多达数万的大战,行军路途怕是就不止一两个月。

周瑜也很赞同张昭所言,说道:“且曹军主力未动,仍以大将曹仁而守淮北,以名士吕虔而守泰山道。我等若轻兵进击,恐亦难速拔之。若曹仁军心稳固,率众死守坚城,我军仓促进军,即便两万之众,亦难旬月而拔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