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1章 新三国鼎立

霸王! 杨氏良家子 2277 字 9个月前

在南阳的曹营外姓将领投降,瞬间加剧了局势的恶化。

娄圭可并非普通将领,他在曹营可谓是参于军机,虽说最顶层的部署,他可能无权参于,那是荀彧、郭嘉、曹操、夏侯惇等人所决断。但在南阳这片地界,他对曹军的部署了如指掌。

随着他投降后,将南阳的部署情况泄露给周瑜,这对战局的影响绝不亚于许攸在官渡之战的叛变。

周瑜更是大喜过望,立即修书一封,传捷报于孙策,言曹洪庸碌,实难堪一方之重任,曹操以此人为大将,其势去矣。

这不是周瑜的夸张之言,随着娄圭将南阳部署的情况和盘托出,周瑜才清楚,曹洪竟然只剩下了两千余人,死守在宛城境内。

这个消息,周瑜不意外,曹军的兵力捉襟见肘是江东早有预期的。

令周瑜惊喜的是,曹洪收缩兵力的情况下,居然没有提前征召南阳郡的三十七县青壮。

据娄圭所言,在宛城境内的青壮只有宛北数县的民夫千余人,以及屯卒两千余人,哪怕他强征城内所有青壮男女上城,守军也不会超过万人。

这其中真正能战的也就曹洪所部两千余人,剩下的那些民夫、屯卒和青壮,矢石乱发上可,一旦攻城军队登上城墙,哪怕他们有数百之众,亦可能被一员悍将所惊骇,从而全军溃逃。

江东精锐的战兵十人登城,曹洪不帅主力驰援的情况下,数百民夫亦抵挡不住。

这也跟周瑜兵进神速有关,曹洪迅速的放弃了新野一线,没有层层防御,导致他在宛城一带的防御部署也根本没有完成。

现在的曹洪也是后悔莫及,当初就不应该吝啬兵力,哪怕只有三千余人,亦应该大胆分兵。

如果能在小长安聚甚至育阳城中,分兵五百,坚守数日甚至十数日,为宛城的防御争取时间,那宛城的防守势必会更加坚固。

如果按韩信的评价,刘邦可以将十万兵,曹洪显然连将万人的能力都没有,他只是一介偏将之才,甚至是匹夫之勇,可以在曹操麾下从征,悍勇争奋,所向无前,但很难独当一面。与江东的周泰相当。

不过虽然曹洪庸碌,曹营中的顶层还是颇有战略规划的,曹操、荀彧都断定江东会趁衅而动,责令曹洪早做准备,这使得曹洪还是提早就准备了数千青壮和屯卒,宛城中守军还是有近万的规模。

南阳数遭战乱,如今人口总共亦不过数十万,宛城中近万的战兵、守卒,已经算是守备森严了。

周瑜集结两万军队,要攻下这座曹洪死守的城池,也要花费一段时间。

不过南阳已经尽拔,只余宛城孤城一座,又被江东大军团团围困,水泄不通,打下城池只是早晚的事情了。

孙策收到周瑜的捷报,当即兴奋大笑,将告捷的文书传给诸将,笑着说道:“周公瑾果不愧为天下之奇才!其雄姿英发,旬月之间已夺南阳三十六县,只余曹洪死守宛城,苟延残喘而已!”

“左路大捷已是必然,其军中铁骑、游骑已进至颍川一带,曹营虽然奋击死守,但军心亦必然震动!此诚壮我北伐威势也!”

南阳本就是荆州的郡县,只是被曹军所夺,迫于曹军淫威,故不得不屈从于曹贼。

事实上,孙策才是真真正正的荆州牧!这可是大汉朝廷亲封的。

如今周瑜夺下南阳,由荆州士吏管理南阳乃是理所应当。

这是大汉四百年的惯性和人心,驱逐了曹操任命的地方长吏后,南阳很快就会安稳下来。

在前线征战的周瑜和荆州别驾庞统皆雄杰之才,他们必然会出榜安民,在曹军死守宛城不出,颍川不敢妄动的情况下。

南阳其他三十六县并不会有多少战乱感受,只要豪强配合,不趁乱起势,助曹操抵抗江东,各县都会逐渐疆界宁静,甚至不太影响生产。

周瑜大军围城的补给,沿淯水而上,只要几百艘漕船就能完全供应。

从襄阳到宛县,一路畅通无阻,数日可达,军队完全无需征召地方的民夫。

因而跟随在孙策身边的军师张纮建议道:“只需任一能臣为太守,行宽仁之政,南阳可定也。”

“那就迁江夏太守刘巴为南阳太守,改以刘馥担任江夏太守。”孙策果断下令。

刘馥是沛国人,也就是典型的北人南渡者,当此时节,重用刘馥为江夏太守,也就是孙策向北方的世家、豪杰表明自己的态度,自己并无南北之分,对天下贤才一视同仁,只要归附于自己麾下,都将得以重用。

像娄圭这种投降的曹营人材,孙策自然是期望越多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