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1章 新三国鼎立

霸王! 杨氏良家子 2277 字 9个月前

有一个娄圭,江东北伐的左路就大势已定。

袁营有两个叛将,官渡之战,就形势逆转,袁军大败而归。

要是曹营出现三名类似娄圭这种参与机要的重将叛变,那此次江东北伐,将一举剿灭曹操。

所以对娄圭,孙策也是不吝重赏,立即说道:“迁娄圭为中郎将,赐爵关内侯!”

以此而示曹营诸将,其若归降,孙策必予以厚赏。

而谈完左路军的捷报,中路军诸将也是摩拳擦掌,求战心切了。

周瑜以夺南阳三十六县之功,威逼许、颖,封侯拜将已是指日可期。

当初韩信拿下齐国七十二城,高祖给的是何封赏?齐王!

如今正是吴侯与曹操、袁绍等人争天下之际,正欲得人死战,必不吝丰禄厚赏。

周瑜以三十六城之功,居韩信之半,即便不封王,封一将军位号,一乡侯甚至一县侯亦是必然。

而这方面,吴侯向来慷慨,与项羽的吝啬可谓是截然相反的两面。

项羽见人恭敬慈爱,言语呕呕,人有疾病,涕泣分食饮,至使人有功当封爵者,印刓敝,忍不能予,此所谓妇人之仁也。

也就是他把方印把玩到角都磨圆了,也不舍得给人家。

而孙策则是向来慷慨封赏,他自己才只是前将军,麾下的将军都已经有数位了,这是真真正正的跟雄杰共天下。让所有人都清楚,这个江东势力是江东君臣共有的势力,而非他孙策的家天下。

<div class="contentadv"> 所有人都能在这个势力里面,得以施展抱负,这个势力也是治下所有人共同的平台。

孙策甚至敢于放权,江东这些外姓将领所受的重用,是曹营诸将无论如何都无法相比的。几位大都督,除了周瑜是孙策发小兼外戚之外,不论吕蒙、鲁肃、诸葛亮,那都是外姓甚至北方流落南下的将领。

而负责军政要务的张纮、张昭更是威望卓著,在政务方面,声望上张昭甚至超过了孙策。很多人将江东如今的稳定和繁华都归功给了张昭,溢美之词不计其数。

张昭本人也担任奋威将军,其声望、位号都几乎与孙策相当。

前将军高于奋威将军只是后世的印象,这个时代只要是将军之职,地位总差不了太多。

当初诸侯联合讨董,各路诸侯都是自号将军,地位相等。袁术的后将军,也没有高出其他诸侯多少。只有袁绍的车骑将军,位高一格,担任盟主。

张昭威重如此,自己都常不自安。孙策却笑安其心,依旧重用如故。

由此就可见,孙策对张昭是何等的胸襟和气度。

不过也正是因为如此,江东诸文武那都是意气蓬勃,皆有建功立业之心。

因为凡是建功,必有厚赏,前途无量!

不至于像袁营的诸将,一眼望过去,河北四州被袁绍的三个儿子、一个外甥全占了。他们就算建功立业,也封无可封。

讲道理,现在的江东文武无不期待孙策的位置能更进一步,只有孙策的位置进了,他们的封赏才能更丰厚。

甚至于袁绍、袁术遇到的那些问题,孙策到了如今地步也已经遇见了。

他的部下当中也已经有人为孙策造势,言孙策应在击破曹操之后顺期应人,履登至尊,代汉牧民。

履至尊之位,孙策倒是没什么抵触,据他所知,历史上江东文武都称孙权为至尊。等他称帝之后,才称呼他为陛下。

如果真的打赢了曹操,与袁绍南北对峙,称帝也不是不可以。

孙策不称帝,袁绍也会称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