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68章

只要有人为官了,那他们就与朝廷有了千丝万缕的关系,这和以前有了很大的区别。

其次,商人子弟在三级学校读书的九年里,接受大明的教育,灌输的是忠君爱国、有国才有家的思想。

国都不在了,家还在吗?

在肯定是还在的,但被欺压、担惊受怕等等中渡过的还算是曾经的家吗?

有了这种思想的灌输,他们今后接手家族企业的时候也会将这种思想延续下去的,当国家遇见危机的时候,他们会帮助国家的。

当然了,这只是我们教育中最理想的状态,实际上在他们经商的过程中,商场的尔虞我诈、勾心斗角、各类诱惑之下,能有一两成保持初心就不错了。

所以,我们还要通过其他方式,将他们与大明国运深度绑定在一起,诸如承建官道、码头等等,只要他们本金没有收回去,是不是就和朝廷绑定了?”

众人愣了愣,豁然发现官道的承建还有这一方面的功效在这里面。

大明官道有多少?谁都不知道。

商人有多少?很多,但是有能力承建官道的不算多。

只要朝廷控制好开放的速度,以目前的效率,五十年内都不可能修完的。

但是总有修完的时候,即便是修补、维护等,那也耗费不了多少的,到那时怎么办?

看着众人疑惑的神色,崇祯继续道:“朕想到了一个方法,开放国债,顾名思义,就是由国家发行的债券,以……”

正准备继续说着,崇祯忽然发现群臣的脸色有些难看,好奇问道:“你们这是什么表情,是不认同朕的做法,还是认为不可能绑定?”

“陛下,您这个想法很好,但不太现实!”

毕自严沉声道:“这种做法,历朝历代都有,但都失败了。”

“哦?你是想说债台高筑呢,还是想说汉顺帝、汉桓帝,或者说安史之乱的借商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