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5章 昭告天下!全面修路!

晨光刚爬上京城斑驳的城墙,报童们已经踩着青石板路跑开了。

他们脖子上挂着沉甸甸的报袋,扯着嗓子喊:“卖报!朝廷要修水泥马路啦!”

声音穿过宅院的飞檐,掠过还在冒热气的早点摊,惊得屋檐下的鸽子扑棱棱乱飞。

几个老少爷们儿正蹲在早点摊前,捧着粗瓷碗吸溜豆浆。

听见吆喝声,卖豆腐脑的老汉把铜勺往木桶沿一磕:“给我留份!”

旁边戴瓜皮帽的中年人早掏出铜板,一把按住报童的肩膀:“来两份,给我隔壁张婶儿带一份!”

要说这会儿最热闹的,还得数老字号茶楼“得月楼”。

雕花木门刚推开,茶香混着油条味儿就涌了出来。

二楼临窗的八仙桌旁,几个商人模样的人正围坐着,有人用筷子敲着瓷碗:“小二!再添壶龙井!”

说话间,摊开的报纸被风吹得哗哗响,头版头条“要想富,先修路”几个大字红得扎眼。

“好家伙!”穿藏青马褂的汉子猛地一拍桌子,溅起的茶水在报纸上晕开一片。

“头一条就是天津到山东再到京城的路!以后我们跑商队,能省半个月脚程!”

他身旁的年轻人探过身子,手指顺着路线图比划:“可不是嘛,以前走官道,马车陷进泥坑就得折腾大半天。这水泥马路又平又硬,装货量至少能加三成!”

水泥马路的便利性已为众人所共识,各地纷纷渴望铺设此类道路。然而,水泥马路的建造乃一项规模宏大、投资巨大的工程。

与此同时,水泥价格近期出现了上涨。

的确,它的价格已经上调。

尽管大明境内水泥厂的兴建如雨后春笋,产量逐年倍增,但仍难以满足市场需求的激增。

水泥的应用广泛,无论是桥梁、道路,还是房屋、瓦舍,其坚固耐用的特性使其在大明各地备受追捧,需求日益旺盛。

特别是随着东海及南洋贸易的拓展,水泥亦成为海外市场的热销商品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