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幕降临,喊杀声渐渐平息,一场大战终于落下帷幕。
汉军大获全胜,不仅击败了数倍于己的匈奴人,还完成了对匈奴人的包围。
在失去了过半的勇士后,匈奴人崩溃了,浑邪王选择了逃跑,失去指挥的匈奴人选择了投降。
将近两万匈奴人跪了一地,在手持血淋淋长矛的汉军威逼下,用交出武器,用弓弦绑起同伴的手腕,摘下帽子,低下曾经高傲的髡头。
汉军将士却不敢松懈,一部分人保持警戒,防止匈奴人的暴走,一部分过去检查匈奴人绑得结不结实,同时收剿匈奴人的武器。
弓弦全部收走,为数不多的长矛被折断,青铜刀、青铜剑被当成战利品或收藏品,归个人所有。
汉朝已经改用铁质刀剑,青铜兵器极少,匈奴人的青铜兵器又颇有异域特色,其中的精品值得收藏,普通的也可以熔作铜料,用来铸钱。
眼下的汉朝还是可以自行铸钱的,只要符合朝廷颁布的要求。
霍去病端坐在马背上,虽然他疲惫至极,恨不得倒头就睡,但他不敢有丝毫松懈。
他很清楚,危险还没有过去。打败匈奴人不容易,处置这些匈奴俘虏更难。能厮杀到最后的匈奴人都是精锐,人数还比汉军多,他们的崩溃是暂时的,用不了多久,他们就会重新冷静下来。
稍有处置不当,随时可能引发动乱。
最好的办法是杀掉,但杀俘不祥。有史以来,杀俘的名将都没有好下场。
更重要的是,他的麾下有大量匈奴人,如果杀俘,很可能会引起他们的反对,甚至引发兵变。
不能杀,又不能放,怎么办?
他面临着白起、项羽曾经面对的难题,一时无法决断。
就在霍去病犹豫的时候,有将领过来请示,有的婉转一些,有的直接一些,大多是劝霍去病将这些俘虏杀掉,以绝后患。
霍去病没吭声,过了一会儿,他让人将赵破奴叫来。
时间不长,赵破奴骑着一匹白马轻驰而来。到了霍去病面前,他翻身下马,拱手施礼。
“君侯。”
霍去病打量了赵破奴一眼,嘴角挑起一丝浅笑。“你这张硬弓今天射杀了多少匈奴人?”
“不多,也就十来个吧,两个千夫长,十一个百夫长,还有几个自以为勇武的匈奴人。”
“每一颗首级都很值钱啊。有了这些钱,可以迎娶右贤王的妹妹了吧。”
赵破奴哈哈大笑。“本来是要花些钱的,现在嘛,估计用不着了。回京之日,右贤王就会将妹妹送到长安,还要附赠一大笔嫁妆。若是少了,我可不肯。”
霍去病忍不住放声大笑,一旁的仆朋等人也笑了起来。仆朋啐了一口,笑骂道:“你这竖子,吃定右贤王了么?别以为延年可以,你就可以。”
“所以他可以娶单于的女儿,我只能娶右贤王的妹妹。”赵破奴嘿嘿笑道:“只是此战过后,长安的胡姬可能要降价了。”
众人再次大笑,空气中充满了快乐。
这次大捷,不仅战功卓着,战利品更是惊人,几乎每个出征的将士都能带上几个年轻貌美的匈奴女子回长安。凭空多了几万胡姬,就算只有一半出售,长安的的胡姬降价也是势在必然。
不仅是胡姬,还有战马和牛羊、皮货。
说了几句,霍去病收起笑容。“你说,这些俘虏该如何处置?”
赵破奴也收起了笑容。“精壮随君侯返回长安,献俘阙下。其他人就地安置,放牧牛羊,等候天子赦免诏书,成为大汉编户。”
霍去病惊讶地看了赵破奴一眼。“这是你自己想出来的?”
这是他没想过的解决方案,而且听起来可行。
“是。”赵破奴想了想,随即又道:“代郡、雁门正在试行,效果不错。此战过后,河西应该会设郡,这些匈奴人也可以成为大汉子民,为大汉放羊牧马,守卫边疆。只要朝廷善待他们,他们没有反叛的道理。”
霍去病转头看了仆朋一眼。“你觉得呢?”
仆朋不假思索。“我也觉得可行。普通的匈奴人都想成为汉人,过上安稳日子,只有那些权贵想作战。”
霍去病点了点头,随即让赵破奴去挑选被俘的匈奴贵人,看看哪些人适合留下,继续统领匈奴人,做大汉的子民,其他人都带回长安,该受降的受降,该斩首的斩首,总之不能再让他们和部众接触。
霍去病随即命人召集将领议事,公布他的处理方案。
传令兵四散而去,霍去病扶着马鞍,小心翼翼地滑了下来。
十几天的连续作战,他的大腿已经严重磨伤,血肉模糊。
威廉姆连忙上前,抱住霍去病。仆朋翻身下马,铺好软席,让霍去病坐在上面。
“多谢。”霍去病低声说道。
“君侯客气了。”威廉姆说着,从怀里掏出一个羊皮口袋。“这是赵中郎为我准备的伤药,君侯用一些吧,有奇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