姬长伯的商队行了两天,一路走走停停,晚上在沿途教会休息。
看到教会里的战争孤儿,很多都是残疾,他们中很多都是原本生活的村子,被流寇、散兵、蛮夷劫掠屠杀后,侥幸活下来的。
基本都有应激综合症,自闭,抑郁。
姬长伯看着这些跟自己差不多大的孩子们,心里很是不舒服。
“公子,你怎么了?”一旁海伦感受到了姬长伯的异样。
“这些孩子,一定要好生照看。得想办法,让他们走出阴霾。”姬长伯皱着眉头。
一旁的如意却是欲言又止,海伦看到如意的样子,知道如意有主意。
“想说什么?说来听听。”姬长伯并不是个聪明人,只是知道历史趋势,能确定国家大的发展方向,但是对于细节,很多决策连身边的如花如意,这两个常年在宫中工作生活的寺人都不如。
此时面对这些有着各种问题的遗孤,姬长伯一筹莫展。
如意却是有了想法。
“公子,锦衣卫的主要构成,是宫中寺人、亲卫和蛮夷士兵。不如我们在各地教会,设立锦衣卫的办事处,一方面负责各地情报沟通,一方面训练教育这些孤儿,将他们培养成锦衣卫,如此一来,教会抚养的成本,就由锦衣卫和教会共同分担了。”
“而且孤儿进入锦衣卫好处极多,没有亲人羁绊,锦衣卫就是他的家,君上就是他们的亲人,锦衣卫的忠诚度就有了保证!”
如意的建议很有意思,姬长伯点点头,“此法甚好,那就将锦衣卫的办事处与教会合二为一,两个机构共同抚养培训这些孤儿!”
海伦和如花对视一眼,拱手应诺。
日后,从教会学堂出来的才子和锦衣卫培训处出来的锦衣卫,构成了两个姬长伯的直属机构锦衣卫和审计部。然而所有人都没想到,这项计划最开始,只是一个十几岁的贴身寺人的灵机一动。
教会负责人是姬长伯名义上的夫人海伦,锦衣卫目前名义上是姬长伯为负责人,但是管理却是如意和勇冠。
教会培养人才的计划和锦衣卫储备人才两项工作合二为一,于是海伦身边负责教会事务的贴身宫女,便和如意对接,当即就开始制定计划。
姬长伯则带着勇冠,脱离了大部队,没有带其他随从,单独走进了教会,他想和这些受到创伤的孩子说说话。
教会里的孤儿们穿的干干净净,教会目前主要是海伦曾经的西方族人负责,虽然长相怪异,但是信仰虔诚,行为举止也严格恪守教义规章。
这座教会教堂,所处位置是垫江郊外,主要接收的就是垫江孤儿。
这个时代,最可怜的就是战争孤儿,他们原本有自己的家庭,有父母兄弟,一场土匪偷袭,一群被打散的散兵游勇,就会给这些村庄带来灭顶之灾。
因为曾经幸福过,所以现在面对残酷的现实,哪怕教会给他们提供衣服,食物,他们也都是空洞的看着窗外。
姬长伯一路走来,目之所及,都是麻木,空洞和绝望。
就连勇冠这个两米多高,小山一样的人儿,看到这些孩子的样子,也不禁心里难受。
这些孩子,迫切需要心理上的疏导,现在整个巴国,像这样的教堂,每个地区都有一个,但是对于如何疏导这些孩子,全看各地教会人员的个人能力和个人素质。
有些同情心强的,能像父母一样,照顾这些孩子,给他们提供一定的情绪安抚。
但是更多的,是尸位素餐,领着俸禄不干事的混子。
姬长伯有意监督教会的工作,对孤儿嗯抚养教育工作进行要求和考核。
“哥哥。”
正在思索间,一声怯生生的哥哥,把姬长伯拉回了现实。
一个用粗布将头发扎成两个小包子,看上去仅有两三岁的孩童模样的孩子,拽住了姬长伯的衣服。
一看到自己管理的孩子,扰了贵人,教会管事当即就要走上来阻止,却被姬长伯挥手制止了。
“你叫什么?”姬长伯蹲下身,问道,如今姬长伯已经是个九岁的少年郎了。
面对身前这个有些营养不良的小娃娃,姬长伯蹲下身,才与对方平视。
“你不是哥哥,哥哥知道我的名字。”小娃娃失落的放开了拽着的衣服,情绪失落的低头看着脚尖。
“那你知道你的哥哥去哪里了么?”姬长伯好奇。
“哥哥说他要给爹娘报仇,参军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