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去祖庙,找紫璇二

晨飞宇说:“祖庙博物馆馆藏文物以道教及佛山地方民俗文物为主,充分展示道教文化、武术文化、佛山民间艺术等民俗文化。馆内还常年举办“孔庙学童开笔礼”、“黄飞鸿醒狮表演”、“粤剧表演”等民俗文化动态展示活动,并通过引进举办高品位和高质量的展览,不断丰富陈列展览资源。”

说来奇怪,自从禅城人将北帝请到禅城坐镇之后,禅城一带再也没有闹过水灾。粤东人有以水为财的观念,故而北帝崇拜就成了珠三角民俗的典型,其中更蕴含着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的良好愿望。禅城人把祖庙视为福庙,每逢中国传统的节假日,如春节、端午、中秋等,禅城和珠三角一带老百姓都会不约而同地聚集在祖庙。

他们朝拜祈福,许下良好心愿;他们反思忏悔,净化心灵。大家心里都觉得:不到祖庙心里就不踏实,到了祖庙,大家心里则有了一种平衡,有了一个希望,生活才有了目标,有了动力。

于是日子在日复一日中变得有滋有味,现代城市经济才在车水马龙中滚滚向前,无怪乎禅城人将祖庙视为自己的根,自己的源,甚至是自己的生命。

晨飞宇他们听到一位禅城老人讲了一个故事:“文革”时期全国上下掀起一阵又一阵破“四旧”的浪潮,许多庙宇和庙宇内的珍贵文物在这次浩劫中毁于一旦。在一天上午,突然有大批人马手持棍棒冲向祖庙,禅城的红卫兵和老百姓事先得到消息,早早来到祖庙门口,手挽手,万众一心,用身体组成了一道人墙,誓死保住了祖庙。许多人被打的全身流血,但没有一个人退缩,当时有一个信念,生命可不要,祖庙决不能丢。

这个故事对晨飞宇他们触动很大,能在人们心中占据如此地位的庙又能有几个,祖庙原来是无愧于这“万庙之祖”的称号的。

禅城人的生活轨迹处处都和祖庙连在一起,刚好游祖庙时正好赶上两对新人在祖庙举行婚礼。

新娘们坐着大红花轿,新郎手扶花轿跟着,八音锣鼓起奏、大头佛开路、大吟姐陪侍,在众人的簇拥下喜气洋洋地进入祖庙,结婚典礼开始。他们先到万福台上拜天地、拜高堂。然后新郎新娘牵手到灵应祠许愿,并一起到锦香池用银子齐掷石雕龟蛇祈福,到黄飞鸿纪念馆看舞狮表演,最后由主办方向新郎新娘赠万福之婚纪念匾。

此后,新婚夫妇生了贵子,快到上学的年龄又要到祖庙来参加开笔典礼。开笔仪式在祖庙西南部的孔庙里进行。

晨飞宇说:“你们知道开笔仪式?”

唐紫璇说:“认识字的仪式?”

凌轻微说:“拿笔仪式?”

晨飞宇说:“开笔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对少儿开始识字习礼节的称谓,是作为少儿进入人生学习阶段和贯通教育心理学的启蒙教育纪念形式。

首先参加开笔典礼的小孩排好队,在乐声中由老师引领步入孔圣殿,在殿里接受启蒙老师关于尊师重教孝顺父母的训导。

然后每个小孩手摸孔庙内的文笔合影,参观禅城状元榜,到吉祥树下许愿,取状元井的水用状元巾洗脸。

接下来便由启蒙老师用朱砂为开笔者开智。

最后穿上博士袍集体合影,整个开笔典礼仪式节奏鲜明,意义深远。”

北宫心愉说:“在我们北方比较少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