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回 大柳庄孝子事亲 乐清县贤宰爱士

匡超人精力充沛,每天上午忙着做生意,夜晚陪伴父亲、诵读文章,十分辛苦。中午稍有空闲,他就溜到门口,和邻居们下象棋放松。一天早饭后,他看着太公吃完了饭,见外面没什么事,就和一个本家放牛的,在打稻场上,把一个稻箩翻过来当作桌子,摆上象棋盘下起棋来。正下得入神,只见一位白胡子老者,背着手在旁边观看。看了好一会儿,老者说道:“老兄这一盘要输了!”匡超人抬头一看,原来是木材大柳庄的保正潘老爹。他赶忙起身作揖,喊道:“老爹!”潘保正说:“我就说谁呢,差点没认出来,你是匡太公家的匡二相公。你从前年出门,啥时候回来的?你老爹还病着吗?”匡超人答道:“不瞒老爹,我回家已经半年了。因为没什么要紧事,没敢来打扰您。我父亲还卧病在床,不过最近稍微好了些,多谢您记挂。请老爹到家里喝杯茶。”潘保正推辞道:“不用麻烦了。”说着走近几步,帮匡超人正了正帽子,又拉起他的手仔细端详,说:“二相公,不是我奉承你,我从小就学过麻衣神相,你这面相是大贵之相。等你二十六八岁的时候,就会交上好运,妻子、钱财、子女、官禄都会有。现在你印堂发黄,不久就会遇到贵人。”他又抬着匡超人的耳朵看了看,接着说:“不过也有点小虚惊,但不碍事,往后运气会越来越好。”匡超人连忙说:“老爹,我做这小生意,只求不亏本,每天赚点钱养活父母,就谢天谢地了,哪敢想什么大富大贵。”潘保正摆摆手说:“这可由不得你,这种小生意哪是你该做的!”说完,两人各自散去 。

三房催着匡家腾房子,一天比一天紧迫。匡超人实在没办法再敷衍,只能硬着头皮和对方理论了几句。对方急了眼,恶狠狠地放话:“再过三天还不搬出去,就带人来拆门揭瓦!”匡超人心里急得火烧火燎,却又不愿让生病的父亲徒增烦恼,硬是把这事瞒了下来。

三天后的傍晚,匡超人刚伺候太公解完手,安顿他睡下,就点上铁灯盏,坐在一旁专心念文章。突然,门外传来一声巨响,紧接着几十个人齐声吆喝起来。匡超人心里“咯噔”一下,以为是三房纠集了人来强行拆房。可眨眼间,几百人的呼喊声此起彼伏,一片刺目的红光透过窗纸,把屋里照得通红。他大喊一声“不好了”,急忙冲出门查看。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眼前的景象让他惊出一身冷汗——原来是本村失火了!全家人都慌慌张张跑出来,大喊:“不好了!赶紧搬东西!”匡超人的哥哥睡得迷迷糊糊,匆忙爬起来,只想着抢他赶集用的担子。担子里面装满了零碎物件:芝麻糖、豆腐干、腐皮、泥人,还有小孩子玩的萧、叮当响的玩具,以及女人戴的锡簪子。他手忙脚乱地收拾,拿了这个掉了那个,急得满头大汗,好不容易才把担子捆好,跌跌撞撞地往外跑。可那些糖和泥人,早摔得七零八落。嫂子则抢了一包被褥、衣裳和鞋袜,抱着东西哭哭啼啼,慌乱中竟往反方向跑。老母亲更是吓得双腿发软,一步也挪不动。

匡超人脑子飞快转动,当下顾不上别的,冲进房里抢了一床被子,一把将太公从床上扶起,背在身上,两只手紧紧搂住。他顾不上母亲,先把太公背到门外空地上安顿好,又飞快跑回去,一把拉住嫂子,指了指门外让她快走,这才又背起母亲冲出门。等他们刚跑到安全的地方,火势已经烧到了家门口,险些就没了退路。匡超人喘着粗气,心里稍松:“幸好!父母都救出来了!”他把太公小心放在地上,用被子盖好,让母亲和嫂子坐在旁边照看,再回头找哥哥时,早不见人影,也不知吓得到哪躲起来了。

此时,大火熊熊燃烧,火焰噼里啪啦作响,映得四周一片通红,就像无数条金龙在狂舞。乡下地方,既不懂救火的法子,水源又远,大火足足烧了半夜,才渐渐熄灭。稻场上全是烟灰,还冒着腾腾热气,一村人的房子都烧成了废墟。

匡超人走投无路,一眼望见庄南头大路上有个和尚庵,赶忙背起太公往那里跑,又叫嫂子搀扶着母亲,一行人跌跌撞撞来到庵门口。和尚出来问明情况,连连摇头不肯收留:“木材场那边失火,好多人家房子烧没了,都往我这庵里挤,再盖两排屋子都住不下。何况你们家还有病人,实在不方便!”

正僵持着,庵里走出一位老翁,匡超人定睛一看,竟是潘保正。他赶忙上前作揖,把家里失火的事一五一十说了。潘保正叹道:“匡二相公,原来昨晚你家也遭了灾,真是可怜!”匡超人又把想借住庵里,却被和尚拒绝的事讲了一遍。潘保正转头对和尚说:“师父,你有所不知,匡太公可是咱们村上出了名的厚道人。再说这小二相公相貌堂堂,将来必定有出息。你们出家人讲究与人为善,就先借间屋子给他们住两天,等他们安顿好了,自然会搬走。香钱我来出。”和尚不好违逆保正的话,这才把匡家人请进去,腾出一间屋子。

匡超人把太公背进庵里休息,潘保正进来问候,太公连连道谢。和尚烧了壶茶,给众人解渴,潘保正这才回家。过了一会儿,他又送来了饭菜,给匡家人压惊。直到下午,匡超人的哥哥才露面,不仅没感谢弟弟救了父母,反倒埋怨他没帮忙抢东西。

匡超人知道总住在庵里不是办法,就托潘保正帮忙,在庵旁大路边租了半间屋子,带着家人搬了过去。好在失火那晚他没睡,做生意的本钱一直贴身带着,于是又重操旧业,每天杀猪、磨豆腐维持生计。到了晚上,依旧点灯读书。只是太公受了这场惊吓,病情越发严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