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回 常熟县真儒降生 泰伯祠名贤主祭

转眼间到了新春二月,虞博士去年到任后亲手栽种的一棵红梅树,如今已经开出了几朵花。虞博士十分高兴,让家人准备了一桌酒席,邀请杜少卿前来,在梅花树下一同饮酒。虞博士说:“少卿,春天已经来了,不知道十里江梅开得怎么样了?找个时间我们带上酒食,去观赏一番。”杜少卿欣然回应:“我也正有此意,想约老叔和庄绍光兄一起去游玩一整天。”

正说着,又走进两个人来。这两人住在国子监门口,一个叫储信,一个叫伊昭,多年来一直和学官们有交往。虞博士见他们进来,连忙起身见礼让座,储信和伊昭也很有分寸,没有坐在杜少卿的上座。大家坐下后,酒菜摆上,喝了几杯酒。储信提议道:“初春时节,老师不如办个生日宴,收些礼金,也好度过这个春天。”伊昭接着说:“只要老师点头,学生马上就去发请帖。”虞博士连忙拒绝:“我的生日在八月,现在怎么能办?”伊昭却说:“这有什么关系,二月办一次,八月还能再办一次。”虞博士严肃地说:“这成何体统!简直是胡闹!二位还是喝酒吧。”杜少卿听了也忍不住笑了。

虞博士又对杜少卿说:“少卿,有件事想和你商量。前些日子中山王府的人说,府里有个烈女,想请我写一篇碑文,还送了八十两缎子和裱礼银。我想转托给你,你把这些银子拿去,就当是赏花喝酒的费用。”杜少卿疑惑地问:“老叔您的文采这么好,为什么不自己写,要转托给我?”虞博士笑着说:“我哪比得上你的才情!你就帮忙写一写吧。”说着从袖中拿出一份节略递给杜少卿,又吩咐家人:“把那两封银子交给杜老爷的家人带回去。”家人拿了银子刚要出去,又进来禀报:“汤相公来了。”虞博士说:“请他到这里来坐。”家人把银子交给杜家的小厮后,便进去请汤相公。虞博士解释道:“来的是我的一个表侄。我来南京的时候,把几间房子交给他住着,他这是来看望我。”

正说着,汤相公走了进来,作揖后坐下。闲聊了一会儿,汤相公突然说:“表叔,您那几间房子,我因为这半年缺钱用,已经拆了卖掉了。”虞博士平静地说:“我理解你,今年生意不好,家里也要开销,实在没办法才卖的。你大老远跑来告诉我干什么?”汤相公接着说:“房子卖了后,我就没地方住了,所以来和表叔商量,想借些银子去租几间屋子住。”虞博士点点头说:“也是,卖了房子就没住处了。我这里刚好还有三四十两银子,明天你拿去租几间屋子住吧。”汤相公听了,便不再多说什么。

杜少卿吃完饭,起身告辞离开。储信和伊昭还留在那里,虞博士回来继续陪他们。伊昭好奇地问:“老师和杜少卿是什么关系?”虞博士回答:“我们是世交,他是个非常有才华的人。”伊昭却不以为然:“老师,不是学生多嘴,南京人都知道杜少卿以前家里有钱,现在败落了,躲在南京,就爱撒谎骗钱,品行可不怎么样!”虞博士反问:“他怎么品行不好了?”伊昭说:“他经常和妻子一起去酒馆喝酒,大家都笑话他。”虞博士正色道:“这正是他风流文雅的地方,一般人哪里懂得其中的情趣。”

小主,

储信又说:“这也就罢了,老师以后要是有什么重要的诗文,可别找他写。他又不参加科举考试,写出来的东西再好也有限,别坏了老师的名声。我们国子监里有不少会考试的才子,老师找他们写,既不要钱,质量又有保证。”虞博士严肃地说:“话不能这么说。杜少卿的才华是大家公认的,他写的诗文,没人不服气。平时总有人找我请他写文章,我还跟着沾光呢。就说今天这事儿,银子一共一百两,我还留了二十两给我表侄。”储信和伊昭听了,不再言语,随后告辞离开。

第二天早上,应天府送来一个犯了赌博罪的监生,要求虞博士收管。门斗和衙役把监生看守在门房里,进来禀报:“老爷,把他锁在哪里?”虞博士说:“先请他进来。”这个监生姓端,是乡下人,一进来就双眼含泪,双膝跪地,诉说自己被冤枉的经过。虞博士听完说:“我明白了。”他不仅没有把监生关起来,还把他留在书房里,每天和自己同桌吃饭,又拿出自己的行李给他睡觉。

第二天,虞博士到府尹面前为监生辩白,澄清了冤枉他的事实,最终让监生获得释放。监生感激涕零,说道:“学生就算粉身碎骨,也报答不了老师的大恩。”虞博士摆摆手说:“这没什么,你既然被冤枉,我自然该为你辩解。”监生又说:“老师为我辩白,这是大恩。可学生刚来的时候,心里直犯嘀咕,不知道老师会怎么处置我,门斗会不会借机要钱,会把我关到哪里受苦。没想到老师把我当上宾对待,我哪里是来受监管,简直是来享受了两天福气!这份恩情,叫我怎么报答得完!”虞博士说:“你打了这么久的官司,赶紧回家看看吧,别再说这些客气话了。”监生这才拜别离去。

又过了几天,门人递进来一份大红的联名拜帖,上面写着:“晚生迟均、马静、季崔、蘧来旬,门生武书、余夔,世侄杜仪同顿首拜。”虞博士看了十分疑惑:“这是怎么回事?”急忙出去会见这些人。这一次会面,又将引出怎样的故事?且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