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江西城内,有一位侠士名叫周仿,字湘帆。他出身功臣世家,到了他这一代,转而从商,在西门外开了一家瓷器铺。周湘帆自幼痴迷武术,喜爱舞枪弄棒。父亲在世时,见他年纪轻轻却力大过人,便请来武术名家传授技艺。湘帆天资聪颖,学武极快,到了二十岁左右,已先后师从七八位知名武师,练就了一身好本领。他身手敏捷,纵身跳跃如飞鸟般轻盈,拳法精湛娴熟,十八般兵器更是样样精通。尤其擅长使用飞刀,腰间总系着一个飞鱼袋,里面装着十八把柳叶刀,无论是飞禽走兽,只要被他盯上,随手一掷,刀无虚发。
周湘帆最爱结交江湖豪杰。父母离世后,幸好弟弟周宏擅长经营,买卖精明,湘帆便将店铺和家事全权托付给弟弟,自己乐得清闲,每日四处游玩。遇到不平之事,他总会挺身而出。人们既敬畏他高强的武艺,又钦佩他的义气,因此在当地颇有名声。不过,湘帆阅历尚浅,从未见过真正的剑客,只是听闻剑客的传说,心中满是向往,苦于无处寻觅,便时刻留意着与剑客相关的线索。
一天,湘帆在一家古董店闲坐,只见一个人走进店来。此人身材魁梧,透着一股英雄气概,只是衣着破旧,显得颇为落魄。他开口对店主说:“老板,我有一口宝剑想卖。”说着便从腰间抽出剑,放在柜台上。店主接过剑看了看,又放了回去,说道:“客官,这是雌雄剑,两把剑共用一个剑鞘,所以剑身上有阴阳两面。你只有一把,恐怕没人要。”那人解释道:“我和同伴失散了,想去找他们,可没了盘缠。这剑本是一对,我本想留一把防身,现在没办法,只能一起卖了。”店主说:“这好办,你要是需要防身的兵器,我店里多得是。挑一把普通的佩剑,也就一两八钱银子,够用了。”那人听后,将另一把剑连同镀金嵌宝的剑鞘也取了下来。店主仔细端详一番,问道:“这剑你打算卖多少钱?”那人说:“这是家传之物,我也不知道值多少钱。听父亲说,能值一百两银子。现在我便宜点,八十两卖给你。”店主把剑插回鞘中,放在柜台上,摇头道:“太贵了,太贵了。最多二十两银子,一分都不能加。”那人面露难色,有些犹豫。
湘帆在一旁听着他们的对话,心中暗想:“这剑绝非寻常之物,单看剑鞘,雕刻镶嵌得如此精美,想必这人是个世家子弟。他就算不是剑客,也肯定是条好汉,如今流落异乡。我何不结交他?俗话说‘恩爱的夫妻,患难的朋友’,英雄豪杰在落魄时最容易结交,等他们飞黄腾达了,就很难再亲近了。今天可不能错过这个机会。”于是,他开口问道:“兄台贵姓大名?是哪里人?”那人答道:“小弟姓柳名叶舟,苏州人氏。”接着也问了湘帆的姓名和住址。湘帆又问:“兄台是不是觉得价格太低了?”那人说:“不是嫌价格低,只是觉得可惜。”湘帆建议道:“兄台何不去当铺抵押些银子,日后再赎回来?”那人无奈地说:“当铺不收兵器,所以我才犯难。”湘帆豪爽地说:“既然这样,小弟借你十两银子,够你用吗?”那人连忙推辞:“萍水相逢,怎好接受你的恩惠?”湘帆笑道:“四海之内皆兄弟,这点小事不足挂齿。只是我没带钱在身上,劳驾兄台跟我到家里去取。”那人听了,十分高兴,连声道谢。湘帆和他告别店主,一路上谈天说地,很快便到了湘帆家中。
两人走进书房坐下,仆人端上茶水,湘帆便吩咐准备酒菜。那人再三推辞,湘帆说道:“柳兄不必客气。常说‘出外一时难’,秦琼卖马、伍子胥吹箫,自古英雄都有落魄的时候。我平生最爱结交朋友。柳兄要是想找同伴,不嫌弃的话,就住在我这儿。”说话间,仆人已经摆好酒菜,两人一边喝酒一边聊天,越聊越投机。谈到武艺和江湖之事,两人的想法不谋而合。湘帆心中大喜,认定此人就是侠客。
随后,湘帆聊起宁王的所作所为,义愤填膺地说:“宁王作恶多端,四处招揽勇士,暗中屯兵。自从得了李自然做军师,谋反的意图更加明显。他私自建造离宫凌云阁,宠信禁军总教头铁昂,这铁昂仗着宁王的势力,欺压百姓,无恶不作。现在王府就像个武场,天下的勇士不知道被他招揽了多少,一看就有造反的心思,将来正德皇帝恐怕都有危险。听说江南有徐鸣皋、罗季芳等豪杰,暗中帮助朝廷,铲除宁王的势力,十分厉害。宁王对他们恨之入骨,又害怕他们的剑术,里里外外防备得十分严密。如今他又到处挑选美人进贡,就是想迷惑皇上,图谋天下。柳兄是江南人,一定知道这些豪杰的事情,能不能给我讲讲?”那人听后,说道:“承蒙兄台如此厚爱,我也不敢隐瞒。其实我真名杨濂,字小舫,和徐鸣皋是结拜兄弟。之前隐瞒姓名,是因为宁王到处画像捉拿我们,还望兄台不要见怪。”
湘帆一听,欣喜若狂,急忙踢开椅子,翻身便拜。杨小舫慌忙回礼。湘帆立刻让人撤下残羹冷炙,吩咐去兴隆馆订一席上等酒菜。杨小舫提醒道:“承蒙兄台错爱,但此事还请叮嘱府上的人守口如瓶,免得给兄台招来麻烦。”湘帆说:“杨兄放心。我有个不情之请,不知当讲不当讲?”杨小舫说:“但说无妨。”湘帆诚恳地说:“我想追随兄长,与你结拜为兄弟,日后也好跟着你闯荡,哪怕为你牵马坠镫我也愿意。”杨小舫笑道:“求之不得!承蒙不弃,再好不过了!”湘帆立刻让人摆上香案,两人就此结拜为兄弟。湘帆年纪小,便称杨小舫为兄长。
小主,
不一会儿,酒菜重新摆好,二人边喝边聊。杨小舫将自己的身世,以及如何结识徐庆、徐鸣皋,从苏州到扬州的经历,还有他们在镇江茅山破金山寺,直到在太平县与弟兄们失散,自己孤身一人逃出,一路上盘缠用尽,四处寻访却一无所获,又担心被宁王的人抓住,最后来到这里的事情,一五一十地说了出来。他还提到听说有两个兄弟在鄱阳湖被人救走,这才稍稍放心。湘帆听得入神,兴奋得手舞足蹈,问道:“兄长见过剑仙,他们到底是什么样子?我向往已久,不知道有没有机会见到?”杨小舫解释道:“剑仙平日里看起来和普通人没什么两样,只是剑术高超,为人侠义。不过,只有修炼到一定境界,才能真正成为剑仙。而且剑仙一般不愿插手凡间琐事,到那时就很难找到了。你要是想见剑客,只要我们兄弟常聚在一起,总有机会见到。”湘帆说:“我本就闲着没事,一直想游历天下,只是苦于没有同伴。如今兄长来了,真是上天的安排!兄长就住在我家,我们朝夕相处,一起寻找其他兄弟,等找到了,我们就一起闯荡江湖,我也能帮兄长一臂之力。”杨小舫正处于困境之中,遇到湘帆这样热情好客、武艺高强的人,心中十分高兴,觉得又多了一个得力帮手,便安心住了下来。
时光飞逝,转眼间冬去春来。听闻宁王挑选的十位美人要游街,消息一出,江西各府州县都轰动了。南昌城内外必定人山人海,杨小舫和湘帆心想,其他弟兄说不定也会来,便决定去看看。游街当日,天还没亮,杨小舫和湘帆就来到西门外的兴隆馆。两人上了楼,选了个临街靠窗的位置,摆下酒席,一边慢慢喝酒,一边等着看热闹,打算从早坐到晚。此时,街上虽然天色尚早,但行人已经像潮水一样,来来往往,热闹非凡。酒馆里的客人也渐渐多了起来。
这时,一群人走上楼来,其中几个穿着武官服饰。为首的那人,眉毛像梭子一样又粗又长,眼睛暴突,模样十分凶恶。他头戴六棱绣花英雄罗帽,身穿元缎密扣短袄,扎着英雄巾,脚蹬豹皮靴子,外面还披着一件大红绉纱斗篷,腰间悬挂着宝剑。其他人也都是威风凛凛的样子。他们走到前楼,那里早已摆好了两桌上等酒菜,众人便坐下吃喝起来。湘帆指着披斗篷的那人,低声对杨小舫说:“兄长,这人是王府的值殿将军雷大春,宁王派他护送十位美人进京。这几天,他的同僚一直在这儿给他摆酒饯行。”杨小舫便问王府中还有哪些厉害人物。湘帆说:“王府里能人辈出,三教九流、有勇有谋、身怀奇术的人数不胜数。要说最顶尖的,有八个人。一个叫邺天庆,一个是和尚波罗僧,还有铁背道人,再加上刚才的雷大春、铁昂、殷飞红。这六个人都力大无穷,万夫莫敌。邺天庆和波罗僧更是厉害,刀枪不入,浑身像钢筋铁骨一样。还有两个最厉害的,是一对姐妹,姐姐叫余半仙,妹妹余秀英,她们都是白莲教的首领,会飞剑伤人、撒豆成兵,各种妖法变化无穷。”
两人正说着,忽然见楼梯上跑上来一个人。杨小舫见状,猛地站起身来。这人究竟是谁?且听下回分解。
在江西城内,有一位侠士名叫周仿,字湘帆。他出身功臣世家,到了他这一代,转而从商,在西门外开了一家瓷器铺。周湘帆自幼痴迷武术,喜爱舞枪弄棒。父亲在世时,见他年纪轻轻却力大过人,便请来武术名家传授技艺。湘帆天资聪颖,学武极快,到了二十岁左右,已先后师从七八位知名武师,练就了一身好本领。他身手敏捷,纵身跳跃如飞鸟般轻盈,拳法精湛娴熟,十八般兵器更是样样精通。尤其擅长使用飞刀,腰间总系着一个飞鱼袋,里面装着十八把柳叶刀,无论是飞禽走兽,只要被他盯上,随手一掷,刀无虚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