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部分第61回 朱宸濠传檄江南 玄贞子投书海外

宁王朱宸濠与军师李自然商定,选定三月初三正式起兵谋反,此时距离起兵还有一个月时间。各地征调的军队陆续抵达,总数已超过二十万,军营里囤积粮饷、赶制军装,一片忙碌景象。副军师余半仙炼制的“招魂就戮大法”也进入关键时刻,那些用柳木雕刻的小木人已能活动手足,只需再等十日,赵王庄和刘家庄的一万多人就会性命不保。

这天,宁王亲自到校场检阅军队,李自然趁机献计:“赵王庄和刘家庄聚集的剑客侠士,都是俞谦的同党,全靠余军师的妙法才能斩草除根。等妖法炼成再出兵,便能毫无后顾之忧。还有件大事,黄三保被抓进天牢,计划败露,朝中杨一清、王守仁等人定会请旨,调各省军队来平叛。千岁应先发制人,写一篇檄文传谕江南,就说当今皇帝荒淫无道,您身为先帝爱子,理应继承皇位。昔日汉朝七国之乱,以诛杀晁错为名,千岁也可效仿,宣称要铲除杨一清、王守仁这些朝中奸党。各地官员中,不少早已投靠千岁,可让他们提前筹备协助;其他人见了檄文,也会有许多前来归附。随后派邱将军率大军,先取苏州、南京,杀掉巡抚俞谦、侍郎王华。南京是太祖朱元璋奠定基业之地,若能先拿下,再挥师北上直取北京,必将势如破竹。”

宁王听后大喜:“此计甚妙!等我登上皇位,李军师就是开国元勋,当拜为首相;余军师炼成仙法,封为国师;余军师令妹守护王宫,仙法高强,封副国师;邺天庆为天下兵马都元帅。众将立功,皆有重赏!现在一切听军师调遣,不得违抗。不过这檄文要写得漂亮,谁能执笔?”李自然推荐道:“贫道保举谋士赵子美,绰号小张良,他定能胜任。”宁王点头:“军师眼光不错。此人之前在苏州,为擂台之事劝我不要查抄徐鹤家属,果然有先见之明,就命他写。”赵子美领命,很快便写好檄文呈上。

宁王展开细读,只见上面写道:“为传檄事:本藩乃先皇帝第八子也,蒙先皇太后爱怜,衣带遗诏,入承大统。讵意正德违诏自立,日肆荒淫,生民涂炭。天下者,高皇帝之天下也,建文昏弱,成祖有靖难之兵;正统失位,景帝有监国之典。今朝廷无道,过于建文,惧再见正统失位之祸;本藩威德,同符成祖,敢追修景帝监国之仪。爱统雄师,以清君侧,谋臣如雨,猛将如云,凡尔官司有守土之职者,直速望风景附,佐集大勋,裂土封侯,愁膺爵赏。毋观望徘徊,致干天讨。须至檄者。”宁王看完十分满意,立刻命人抄录多份,传往江南各地府县。

苏州府张弼、扬州府王文锦等宁王党羽接到檄文后,暗中筹备响应;也有些官员因惧怕宁王势力,选择望风归附;另有不少人坚守城池,誓与叛军对抗。苏州巡抚俞谦见到檄文,勃然大怒,召集幕僚商议:“逆藩竟敢公然谋反,我绝不能坐视!苏州府张弼是他的心腹,若不先除掉,必成大患。”正说着,家人来报镇江府莫太守求见。莫太守进府后禀道:“门生特来请教老师,宁王传檄江南,意图谋反,我们该如何应对?”俞谦道:“我准备先拿下张弼,再写奏章向皇上求援。你镇守镇江要冲,务必小心。另外,可与南京王侍郎联络,互相支援。”莫太守提议:“若宁王攻打南京,南昌必定空虚,不如通知赵王庄的徐鸣皋等人,让他们趁机直捣黄龙。”俞谦点头:“此计虽好,但逆藩谋士众多,必有防备,容我派人探查后再做打算。”他问谁愿前往赵王庄,王守仁之侄王介生站出来:“小侄愿往!我曾蒙焦大鹏救命,如今他战死,我想去祭奠,顺便探听消息。”俞谦大喜,当即准备书信盘缠,送王介生启程。

再说苏州府张弼,此前因想抄徐鸣皋家产,被一尘子用剑术削去胡须。后来有相面道人说他面相不凡,将来能封侯拜相,但胡须被削恐有牢狱之灾。此时他接到宁王檄文,心想:“等宁王称帝,我封侯拜相,不就应了道人预言?”正盘算着如何做内应,忽闻俞谦召见,心中一惊:“俞谦是宁王对头,找我何事?”他称病推辞,派人打探消息。正发愁派谁去时,家人禀报镇江府莫太守来访。张弼大喜:“他是俞谦门生,此事可托付。”

莫太守进门便说:“抚台传你,为何不去?他已看清局势,准备率江南归附宁王,知你受宁王器重,特请你商议大事。”张弼信以为真,随莫太守去见俞谦。谁知刚到,俞谦便喝令左右将他拿下。张弼大喊冤枉,俞谦冷笑道:“你既无罪,就在牢里住几日,等宁王登基再放你。”说罢,不由分说将他投入监牢,又让莫太守回镇江加强防守。

王介生带着俞谦的书信赶往江西,临近南昌时天色已晚,便到赵王庄南面的一家酒店投宿。巧的是,他在这里遇见了故交窦庆喜。两人曾在河南一同受难,被焦大鹏救出。窦庆喜含泪道:“我听说焦表兄战死,特来探望他的棺木。”王介生也黯然神伤:“我也是为此而来。”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次日清晨,两人准备进村,却见村口红衣大炮耸立,士兵持刀握枪,戒备森严。正问路时,一位仙风道骨的老者走来:“二位若要去赵王庄,此路不通,须从西面绕行。若被宁王军队搜出俞谦的信,性命难保。随我来,先寄存行李。”两人见老者不凡,便听从安排。老者握住他们双手,让其闭眼,瞬间风声呼啸,等再睁眼时,已置身一座大厅前。

厅中众人纷纷迎出,王介生和窦庆喜认出狄洪道,另一位正是徐鸣皋。徐鸣皋拜见老者:“大师伯终于来了,大家盼得望眼欲穿!这两位是您的徒弟?”原来老者正是玄贞子,他介绍道:“不是,他们是为我徒弟而来。狄贤侄认识,带他们见见众人。”

玄贞子走上大厅,与一尘子、霓裳子等一众豪杰相见。众人行过礼后,玄贞子说道:“我与徐贤契在安义山分别后,游历雁荡山,又在南海与诸位道友相聚,他们现去了海外。我算出余半仙的妖法凶险,特与傀儡生赶来相助。傀儡生还有事耽搁,稍后便到。事不宜迟,我先修书邀请海外道友,共同破法。”说罢,玄贞子执笔写好书信,朝空中一抛,口中吐出一道白光,裹挟着书信消失不见。片刻后,白光飞回,化作宝剑,剑上插着数封回信。众人传阅得知,凌云生等十位道友在海外,回信说不日抵达;飞云子在湖北,很快就能赶到。这便是仙家“飞剑投书”之术,玄贞子剑术超群,能预知道友所在,普通剑客难以企及。

众人看完回信,忽见半空落下两人。玄贞子大喜:“果然不负所托!”众人见前面一人正是傀儡生,连忙下阶拜见。再看后面那人,王介生、窦庆喜冲上前握住他的手,孙大娘更是抱住此人放声大哭。这人究竟是谁?且听下回分解。

宁王朱宸濠与军师李自然商定,选定三月初三正式起兵谋反,此时距离起兵还有一个月时间。各地征调的军队陆续抵达,总数已超过二十万,军营里囤积粮饷、赶制军装,一片忙碌景象。副军师余半仙炼制的“招魂就戮大法”也进入关键时刻,那些用柳木雕刻的小木人已能活动手足,只需再等十日,赵王庄和刘家庄的一万多人就会性命不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