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时只要花了钱,只要不是造反就能保命,有钱人甘愿舍财买这么个不上任的官儿也就不难理解了。于是,你买我买他也买,天下到处都是“员外郎”。见多不怪,有钱人互相之间见面称“员外”,老百姓见了有钱人叫员外,人家愿意听嘛!张员外,李员外,大宋到处是员外。
却不知这阔绰的大名府豪客又是什么员外?
呃,王棣大概是知道的。
惯使一条棍棒,护身龙绝技无伦。京城内家传清白,积祖富豪门。杀场临敌处,冲开万马,扫退千军。更忠肝贯日,壮气凌云。慷慨疏财仗义,论英名播满乾坤。卢员外双名俊义,绰号玉麒麟。
北京大名府卢俊义卢员外,仗义疏财河北玉麒麟……大概就是这位了。
王棣稍微有些懵,梁山好汉武力值第一人呐,看他那身姿气度,像自己这样的,他可以打十个吧?当然,本公子等闲不与人动手,打打杀杀的不好,千金之子坐不垂堂嘛,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才是某的风格。
可是你不在大名府好好做你的员外、跑来汴京来嘚瑟啥?猛龙过江吗?
他眉头微蹙,深深看了那员外几眼。咦,与他同席的几位有些面善,因是背对而坐,看不着面目,但单看背影便应是见过的。
他兀自狐疑,便听有人朗声说道:“楼上可是王棣王解元当面?某山东ⅩXⅩ久仰王三郎大名,今日得见解元公,幸之甚矣。”
听这人一打岔,楼子里莫名紧张的氛围顿时缓解下来。青楼烟花之地,拿钱砸ji女的戏码不罕见,对于即将应试的举子们来说,千方百计扬名刷脸才是上上之举。王棣在汴京名气可不小,《论语集注》的刊印震动全城,再加上新鲜出炉的这阕《木兰花》,此时不蹭热度更待何时?
其他举子也反应过来,后悔不已,只差捶胸顿足了,赶忙起身自报名号向王棣揖礼,“王三郎”、“解元公”、“王解元”等称呼不一,更有甚者,雅称“王初见”、“初见兄”,也算是别出心裁了。谁说读书人一根筋的?
“人生若只如初见”这句杀伤力太强了有没有?
人生若只如初见?初见也不美好,很不美好……
王棣瞳孔微缩,盯着燕青那一桌的另外几人。
适才那些举子高呼“王三郎”,背对着的几个人回头张望,呵呵,还真是熟人——及时雨宋江、智多星吴用、立地太岁阮小二,别来无恙啊?
宋江三人乍见王棣,如同见了鬼一般霍然起身,椅子哗啦啦作响,碗筷落了一地。
这才是冤家路宰,阴魂不散啊,王棣叹了口气,向舞台另一侧的苏八等人比了个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