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暑者,暑气将止,湿气未去,乃土旺之时。」黄帝以玉尺指点五行生克图,「孙老妇之病,因土虚不能制水,水泛为痰饮,上犯于肺,兼肾阳不足,金寒水冷。你用四君子汤培土,仙鹤草固金,桂枝通阳,五味子敛肺,附子补火,此乃『土暖则金温,火足则水澄』的连环治法。」
青瑶请教:「为何寅时咳嗽加剧?」黄帝笑道:「寅时属木,肺金本虚,木气当令则克金更甚。你在辰时灸脾俞,借土旺之气制木,此乃『见肝之病,当先实脾』的变法。更妙在灸关元,补命门之火,火生土,土生金,此乃『虚则补其母』的根本之法。」
论道毕,黄帝取出一枚「土金固堤丹」,丹体呈土黄色,内中可见人参、仙鹤草、桂枝等药的碎屑,如土壤中埋着金玉,「此丹可预治土不生金之证。待白露节气,可携往北方水运之地,试其与附子、细辛相佐之妙——附子温肾,细辛散寒,与仙鹤草相伍,可治寒饮咳喘,此乃『火制水,水涵木』之理。」
青瑶领命退出,见轩辕丘的雾气已渐散,东方天际露出土黄色的曙光,如黄帝袍袖拂过。孙老妇在其子搀扶下立于门前,手中捧着青瑶赠送的「仙鹤草温阳香囊」,香囊以黄土布缝制,内装苍术、桂枝、仙鹤草等药末,在晨风中轻轻晃动,散发出温暖的药香。远处,处暑的蝉鸣与药釜的沸腾声相应和,谱成一曲「培土固金、水火既济」的生命乐章。
结语
处暑节气的「土不生金」之咳,本质是脾肾阳虚、痰饮内停的本虚标实证。青瑶以仙鹤草合四君子汤为核心,配伍桂枝、五味子、附子等药,演绎了「培土固金、温肾纳气」的治疗智慧,其间贯穿五行生克、子午流注、药物炮制、食疗灸法等中医精要,更揭示了「治咳需治五脏,尤重脾肾」的整体思维。世人常以咳嗽为肺疾,却不知「脾是生痰之源,肺是贮痰之器」,需从根本调治。此回以「土润溽暑」起,以「土暖金温」终,正应了「土旺四季,万物归藏」的自然之道,亦彰显了中医「治未病,先固根本」的至高境界。
赞诗
处暑湿淫困土乡,金声暗哑气惶惶。
四君培土堤堪固,双桂温金露可藏。
鹤啄寒痰穿雾去,艾燃暖火透关凉。
二十四时皆有道,脾健何忧肺叶伤。
预告
且说白露节气,青瑶奉黄帝之命,携「土金固堤丹」前往北方水运之地。时值「白露降,鸿雁来」,却见那里寒饮凝滞,民多「寒饮咳喘」:咳嗽痰多,痰白清稀,背冷恶寒,舌苔白滑。青瑶按「寒者热之」之理,欲以附子温肾,细辛散寒,与仙鹤草相佐为用,却遇一渔夫患「冷哮」,每至子夜发作,喉中哮鸣如拉锯,伴见腰膝冷痛。且看青瑶如何以「温肾化饮、纳气平喘」之法,调和仙鹤草与麻黄、附子的配伍,更有「以肾治肺」的奇妙针法——正是:白露寒凝水运伤,鹤随附细破寒塘。欲平子夜哮鸣症,且向肾宫问暖凉。
(第十回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