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是她。张先生早年留学英国,精通四国语言,思想极开明,课也讲得好,她若是我们的老师,那就最好不过了。”
薛慕把这话暗暗记在心里。张清远的行李收拾得差不多了,便来参观薛慕的书桌,感慨道:“修文带来了好多书。”她一眼扫见桌子一角摆着一本《罗兰夫人传》,眼睛一亮问:“你也喜欢罗兰夫人?”
“罗兰夫人生于自由,死于自由,虽为女儿身,却丝毫不敢忘国民责任,她是我的偶像!”
张清远笑道:“巧了,她也是我的偶像!”二人聊得言语投机,很快就彼此熟悉起来。薛慕了解到张清远的祖父官至国子监司业,后来告老还乡,张家亦是上海的一大望族。张清远来务本女学读书,祖父本来是反对的,还是祖母大力支持,家中才算勉强同意。
几天后学校正式开课,按照投考时的成绩,薛慕和张清远被分到师范科甲级班,一个班大约有十来名学生,学制三年。
师范科课程安排相当紧凑,除了设有史志、艺术、治法、格致、性理、音乐等基础科目,还需研习算学、医学、法学和教育学。因为课程艰深,中途肄业的学生也比比皆是。
第一堂课是音乐课,薛慕这一批新学员由教工引领着来到音乐教室,还未入门,便听得琴声悠扬,等她们走近了,看见有十来名女学生在音乐教师的引领下一面按琴,一面唱歌,薛慕通晓一些音律,很快就听出来,她们唱得是:
“四千余载女界冥,大幂忽开新,彬彬文教启宏宇,惠兹鸾凤群。海内英媛萃一堂,洪炉大化钧。画荻课儿,焚裘训子,无比陶熔深。二十世纪天演烈,坤维凭谁振?一人能醒百人觉,由来师道尊。天下之大匹妇责,斯责逾千钧,今日桃李,他时兰芷,珍重百年身。”
歌声刚结束,下课铃声便响起。音乐教师起身发现新学生来了,立即对教室内的学生笑道:“你们的小师妹们来了,大家快出去迎接。”
这些女学生们正在活泼顽皮的年纪,听到来了新同伴,像一窝蜂似地聚拢来,手拉手围成一个圆圈圈,霎时便将薛慕等人围在正中心。
一位年长的女子想来是她们的领袖,笑着起哄:“你们不知道,这是我们欢迎新生的特殊仪式,你们这群女状元姓甚名谁,快快报上家门,我们好来认亲。”
这些女学生有大方的,有文静的,也有害羞的,一时间大家叽叽喳喳笑闹起来,姐姐妹妹叫个不停,很快就相互熟悉起来,直到老师前来制止,才渐渐安静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