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9页

“大帅言之有理!”

杜宾客说道:“幽州的骑兵,在面对北狄的时候,之前一直是个软肋。其实也不见得是我们的骑兵差,只是北狄的骑兵,说实话,的确很强悍!”

“我知道,我见识过的。”

秦霄说道:“当年在灵州的时候,我们朔方军就和阙特勒率领的狼骑师交过手。当时我们已经布署妥当了的一个包围圈,硬是生生的被他撕出了一道口子杀了进来。围歼战也变成了遭遇战。幸得当日,我们在人数和气势上占了绝对的优势,而且先前击杀了他们的主帅移涅贪汗,沉重打击了他们的士气。不然,战局结果,殊难预料!”

李嗣业听秦霄一说起朔方时的情景,不禁又激动了起来:“当年那仗打得多舒坦、多扬眉吐气啊!大帅阵斩力贺达、击杀移涅贪汗、击败阙特勒,从此一战成名。那样的仗,俺打一辈子都愿意!”

“呵呵,好汉不提当年勇,这没什么了不起。其实功劳应该更多的归于当时的主帅张仁愿。”

秦霄说道:“刚才我们看了一下幽州东北方向的地形。而且我知道,越往东北方向去,地势越平坦。那里是一处大平原,现在估且叫它‘松辽平原’吧。虽然沙盘上没有,但是我们也应该心里有数。东北这一带,包括再往北去的大草原与大荒漠,都决定了一点——就是,我们一定要拥有一支非常强悍的、如同东北虎一样的骑兵!有了‘辽东猛虎’,何惧北狄狼骑!”

第393章 大阅兵

秦霄的一席话,让在座的各位好一阵热血沸腾,个个摩拳擦掌,跃跃欲试。

一向话语不多的金梁凤,这时悠然说道:“大帅的设想与计划,都是很对路子,很正确的。不过,我们大唐的军人马上功夫比不上北秋游牧民族,这也是不争的事实,并非是光凭决心和努力就能解决的。虽然大唐全民尚武,民间也不乏习武练马者。但是,北秋之人以马背为家,以射猎为生,他们与马匹的关系,就如同亲人一般。习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乐之者,亦不如勤之者。北秋之人一生练习的东西,要我们大唐的军人在短短年月之内超过,不太现实。”

秦霄眉头微皱,征询的看着金梁凤:“先生有何高见?”

金梁凤也不客气,微微一笑说道:“扬长避短,方能事半功倍。我大唐在各项技术上远超北秋蛮族。如果不好好利用,岂不是自弃其长而暴其短?”

“你的意思是说,从装备上弥补骑射技术的不足?”

秦霄轻叹了一口气说道:“其实我何尝没有做过这样的设想。只不过,眼下幽州尚且缺粮缺钱,如何购置那些东西?要打造虎骑,最起码要将马镫全部改了。换作是天兵监用的那种双脚镫,彻底解放双手。早在几年前,我们在朔方的时候曾经干过,让军中的工匠打造双马镫。不过那时候,铁料不足,也未能全面推广。现在在这里,看似更难推行了,穷得连饭都要吃不上了。还能干这些么?另外,马兵习惯用的横刀、漆枪或者长槊,其实都不是太适合与北秋的冲刺对战战。我改造后的横刀。现在用来装备天兵监的,就是最适合在马上用地。我们现在的横刀,太直,不太适合劈砍,冲刺起来威力不足。突厥人用的刀你们注意了么?弯刀!策马狂奔地时候,一斩而下,威力极大,能劈开我们的盔甲。而且容易抽刀而回,连环斩杀。另外,我还想过让每个战士用上那种特殊的臂弩……可是这太不现实了!将作监打造一百副臂弩,尚且要一个月的时间。军中的工匠,如何能够办到?”

金梁凤呵呵的笑了起来:“大帅,看来你走进了一个误区。”

秦霄疑惑:“怎么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