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9页

“镇守幽州,非一日一月,甚至是几年。这是一个长期的战役。”

金粱凤说道:“此时已经不比当初大帅在朔方时的御敌,而是戍边屯住。我们有地是时间,还怕办不好这些事情么?扼住了幽州这个咽喉。我们想什么时候开打,那只能由得我们,由不得北秋蛮族。不管是训练还是制造装备,那时间上都是充分的。只等京杭大运河完全疏通到幽州,我们就可以四方引进生铁,打造需要的东西。而且,大帅莫非忘了,在江南临走之时。我曾将火药配方与火弩车图纸,给了天兵监大阁领?”

秦霄不由得笑了起来:“记是记得。可是难不成等着刑长风给我们送炸药和火弩车来了,我们才开打?这也太被动了吧!十万人,一天要吃喝多少,这可是一笔不小的账!”

“当然没必要,我们管朝廷要工匠就行!”

金梁凤说道:“除了要钱要粮,大帅还可以要人么!将作监里。大小的工人匠师有二万余人,平日里就等着给哪家皇族建房子、建园陵。大帅上书请示一下,皇帝莫非还能不给人么?不要太多,五千工匠足矣!军中的铁匠,手艺终是粗陋了一些。干不得新鲜的事情。有了这批工匠,然后再有了钱。还怕造不出装备?有了这等高级的装备,还怕弥补不了我们在骑射技术上的差距么?这是我们唯一比北秋差的地方了,如果能解决这个问题,其他地事情自然都好办。当然,这也都是治标的,最治本的方法,还是在大帅身上。一定要将幽州将士们的斗志和士气提起来。众志成城气势如虹,再加上优良的装备、高明的指挥,我们想打败仗,都难了。”

众人一起开心的呵呵笑了起来。这金梁凤头脑清晰冷静,句句入情入理,说得十分到位,大家仿佛都看到了无比的希望。秦霄面带微笑地点头:“金先生说得在理。幽州这里,是一个长期的战役,并非一两天能够解决问题的。既然是这样,姑且不论我秦某人会在这里呆多久,将金先生说的这些工作落实下来,也是福泽无限的好事。好吧,我即刻修书上奏辽东军机处,管他们要铁、要人。”

“还有马匹。”

李嗣业插了一句:“前番战败,失却马匹四万余。如今幽州仅有战马一万余,其他马匹两万余,远远不够用。”

秦霄皱了皱眉头:“看来,我们要做的事情,还真是多啊。一万战马、两万杂马,相对于幽州军十二万大军来说,的确是太少了。当年我们朔方军九万人,就有正规骑兵两万余,步军也几乎人手一马用来行军或驮物。不说太多地话,至少还需要两万匹战马、三万匹杂马。哈哈,这可是个天文数字了!哪里一下拿得出这么多的马匹来?大唐最大的马场在陇右监。远隔数千里,要从那里运过来,太不现实了。”

金梁凤微微一笑:“战马,可以就近从河东马场酌情购买一些。虽然这两年灾害频频草场被破坏得厉害,但多少一两万匹还是可以凑得到。杂马么,可以向河北、河东一带的州县和百姓购买,大不了多花一些钱。若是还有欠缺……我们可以用抢的么,就像大帅当年在朔方时一样。”

秦霄不禁失声笑了出来:“看来,不管怎么样,我们这一次要狠狠地报一下仇了,至少将先前失的马匹抢回来。这下好,我又要伸手向皇帝打劫了。也不知道他会不会一怒之下罢了我。哈哈!——取笔墨来,我即刻修书,金先生。你……”

“六百里加急直递长安么!”

金梁凤也笑了起来,秦霄和众人也跟着一阵大笑。

秦霄心里寻思着,要工匠便罢了,但万不能再开口要钱了,不然太令人反感。不如直接要铁、要马。朝廷上地人,没理由蠢到真的运铁运马来,肯定会给钱。嗯,就这样办……

信写好了。秦霄盖上了帅印,交给金梁凤去处理。这也用不着专折密奏了,反正这些事情,终究还是要辽东军机处地人来当家处理。而且老是专折奏事,免不得会让姚崇等人反感。

干完了这些事情,秦霄感觉一阵轻松。虽然打造装备、购置马匹这种事情不是最根源的做法,但也算是有利于战。接下来,最重要的,莫过于提起将士们地士气和斗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