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它销量,我不是很看好,毕竟价格还是太贵,不仅它销量不好,所有定价在200万区间的车都卖的一般,没看这两年保时捷法拉利大中华区的销量死成什么样了吗?
我的预测是五千台,年销量能够有五千台就算成功,甚至可以说是有史以来最成功的高端品牌了。
一个很简单的数字,无论是胡润的财富榜还是招商银行做的数据来看,华国资产超过一亿元的所谓超高净值家庭应该在14万左右,总之无论如何都不会超过20万。
也就是说,如果按照原本的1万台年销售额,意味着这些家庭,每十四个家庭得有一个来买光甲汽车。这个概率还是太小太小。”
某汽车博主在抖音上发的分析视频得到了很多人的点赞。
“有点失望,光神连去空间站的定价都能只要500万,光甲汽车居然能定200万,这包是林甲的主意,如果换光神来,起码打个五折!”
“本来还想着一百万努努力,有生之年,两百万的车,那就超出努力范畴了,大概率生下来有才有的。”
“老实讲我和博主的想法差不多,贵吗?不贵,甚至和那帮欧洲所谓贵族品牌比我觉得便宜了,毕竟什么兰博基尼小牛能卖三四百万,光甲汽车卖两百万一点都不贵。但对于已经习惯国产新能源就是物美价廉,就该用五折甚至更低价格做到更好体验的华国消费者来说,这个价格还是太贵了。”
“我下了小定,两百万的话还是会买,和我心理预期差不多,最重要的是和宣传片里的比起来实在帅太多,宣传片的话和过去水陆两栖概念车没有什么本质上区别,不够科幻不够未来,而现在这样的形态真的要帅太多。
其实相当于为它升级后的系统买单了,我觉得这钱花的还挺值,自己想改的话,你还改不出这个效果。”
当然也有觉得不差钱的土豪网友。
在下面吵两句晒房产证和银行存款炫耀。
类似的事情每时每刻都在互联网上发生。
但三天后价格公布后,确实是200万定价,大定的话得交五万,交完大定的定金就不能退了。
5000的小定还可以退。
结果就是两万的小定有四分之一都转化成了大定,首发销量高达五千台,算上未来每周的销量,轻轻松松就能破一万。
“卧槽大定5389台,我今天早上起来看了眼林总的微博,这世界的有钱人还是比我想象的更多。
首先,光甲汽车年销量绝对能破1万,只要它不发生水下故障导致车主死亡的恶性事件,它的销量就绝对不可能低于1万,也就是说它成立后的第三年就成为了一家销售额破200亿rmb的车企。
其次,这台车是可以销往全世界的,它的市场不仅仅在华国,甚至在欧洲在阿美利肯在澳洲这些地方,它的使用场景会更广泛,换算成美元或者欧元,这些市场的消费者感知会更弱。
不过这定价跑到欧洲去,还不得卖四十万欧啊,加上关税杂七杂八。
一旦加上全球市场,它年销量很有可能破两万,四百亿的营业额对于光甲汽车来说绝对算成功。
在这样的预期下,光甲汽车从上往下打的打法,下一台100万,再下一台出个70万的走量车型,这个路子稳稳当当。
这绝对是国产新能源的里程碑,代表了我们国产新能源真正意义上拥有了类似保时捷一样的高端品牌。另外我想多说一句,保时捷可以继续考虑裁员了,这回20%不够,起码得翻个倍。
最后失业的保时捷、劳斯莱斯销售可以考虑一下光甲汽车,背靠光甲航天怎么都不会倒。”
网友的感知可能不那么强烈,车评人觉得有些惊讶,大定数超出他们预期,在行业内就炸开了锅。
尤其是想做高端品牌但屡屡失败的大型汽车企业,内部更是开始研讨,下一个风口是不是水陆两栖汽车,他们去对标光甲汽车搞一个定价80万的产品有没有戏。
大家都想走捷径,既然你把这个路走通了,那我靠性价比来和你竞争不过分吧。
就好比哪吒、影豹这些品牌去做跑车一样。
网上至今还流传着热梗,你要是有哪吒GT,那你就同时拥有了跑车和自卑。
但架不住哪吒品牌还在的时候,哪吒GT卖的确实不错,影豹也卖的不错。
对照着出类似的车,都打骨折,这就是可行的路子。
光甲汽车的丝滑变形做不到,我们总能做个大差不差的变形效果吧。